您现在的位置: 斐斐课件园 >> 优秀论文 >> 德育论文 >> 正文

浅谈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浅谈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2016-7-11 15:48:39     阅读:

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而不是一次简单的活动能解决的问题;亦不是家庭、学校、社会单方面能完成的任务。儿童象征着人类的希望,比喻为祖国的花朵,她们的健康成长和有效教育是涉及到家庭、学校、社会多方面、全方位的研究课题。
一、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前提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场所,父母是孩子成长的最初启蒙导师,孩子在妈妈的肚中就深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出生后更是耳濡目染家庭的环境和家长的一言一行。《三字经》早就以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一言道破:孩子幼时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对其成长、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形成的极端重要性。
     首先,家长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注重教育孩子的方法与技巧。作为家长需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出积极向上的心态,言谈举止文明。常言道:“有其父,必有其子”,不就说明父母的言传身教的重要性吗?家长要以身作则,处处做孩子行动的楷模,言语的示范。而有的家长根本不懂得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一味的对幼小孩子使用“高压”政策,非打即骂,从不讲究教育的技巧,从而使其教育适得其反。
     其次,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以自己高尚的情操感染孩子。在我国古时就有很多重视家庭环境对孩子成长影响的故事:家喻户晓的“孟母三迁”为的就是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使孩子从小就受到成长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曾子宰猪”为的就是培养孩子的诚实守信的人格品质;而“孔融让梨”则是教育孩子从小学会尊长礼让的良好习惯。家庭环境的营造非常具有必要性,如夫妻间的互敬互爱、平时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 FFKJ.Net业余高雅的兴趣爱好、对父母长辈的赡养与尊重都应做到言传身教,使孩子受到耳濡目染的教育。再如公益广告:年轻妈妈为自己年迈母亲端水洗脚,小小儿子看见后也就主动为自己的妈妈端水洗脚。这样的示范教育远远好于简单的打骂教育。
     最后,建立和谐的家庭关系。家庭关系的合理定位,是和睦家庭发展的必要前提。目前我们家长呈现以下两种不良趋势:

赞助商广告
德育论文栏目导航
德育论文最近推荐
德育论文最近热点
预留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