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 审美情感与态度: 通过欣赏《沃尔塔瓦河》交响诗,使学生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与情感,体会曲作者对民族、对祖国的深厚感情。 2、艺术知识与技能: 通过分段欣赏,使学生大概了解故事情节,更深一步了解交响诗相关的音乐知识。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想象力和艺术修养。
3、过程与方法: 以音乐之旅的形式进行欣赏,通过聆听、感受、模唱、朗诵、表演等艺术形式,引导学生对作品理解和体验。
教学重点: 欣赏交响诗《沃尔塔瓦河》,使学生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与情感,体会曲作者对民族、对祖国的深厚感情。
教学难点: 在有限的资料中,理解每段音乐所描绘的意境
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
一、导入
1、通俗歌曲《布拉格广场》 思考:①歌曲的名字? ②有谁告诉老师布拉格是哪个国家的首都? ③捷克的母亲河? (师:江河养育了两岸的人民,人民对江河充满深厚的赞美之情,用各种艺术形式来表达对江河的赞美之情,并把江河比作母亲河。主课题:母亲的情怀。副课题:沃尔塔瓦河) (师: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去一条大家都没有去过的河流旅游,捷克境内最大的河流“沃尔塔瓦河”)
二、感受欣赏
新授交响诗《沃尔塔瓦河》
(一)游源头(引子部分)
师:先让我们到沃尔塔瓦河的源头去看看,仔细听辨,它是由什么主奏乐器演奏的?源头是由几条小溪汇合而成的? 旋律线是小波浪起伏还是激流澎湃?
(二)游沃尔塔瓦河(主题部分)
师:两条小溪汇合在一起向前奔流,形成了宽广的沃尔塔瓦河,请听沃尔塔瓦河的主题。 思考:这个充满民歌风格的主题贯穿了全曲,你想象到了沃尔塔瓦河两岸的景色是怎样的呢?对比引子部分乐曲的力度和节奏的舒缓是怎样的?
欣赏交响乐队演奏的视频(演奏视频01:04~01:53) 思考:主要用了哪类乐器?
师:作者采用朴素的捷克民歌素材,旋律充满迷人的诗意和壮观的美,让我们一起唱唱贯穿整首曲子的主题曲吧。 ④演奏主题 一个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 FFKJ.Net学生主奏,其他学生哼唱旋律和用扇子做波浪状
(三)游《森林狩猎、乡村婚礼、月光下水仙舞蹈》(音乐片段) 活动要求:听音乐片段,分析音乐形象:
音乐(1) A、它在森林中逡巡,聆听独人号角的回声;它穿 过田地,饱览丰盛的收获。(02:50~03:43)
音乐(2) B、岸边传出乡村婚礼的欢乐声。(03:44~04:32) 音乐(3) C、月光下水仙女唱着迷人的歌曲在河上的浪尖上 嬉戏。(05:04~06:26)
(采用了音乐活动“听主题连线”的方式进一步感知交响诗所描绘的音乐形象。)
(四)斯美塔那生平简介:
①斯美塔那生平简介
②思考:斯美塔那的回忆录中,这样写道:“沃尔塔瓦河的激流声是捷克人民心灵的呼唤,呼唤着他们心中的祖国。”你是怎样理解的? 三、艺术拓展创编
①斯美塔那资料收集
②母亲河(中外)
③朗诵(主题音乐为背景)
④舞蹈(随主题音乐做波浪动作)
四、总结
1、师:交响诗《沃尔塔瓦河》作描绘的母亲河中蕴含斯美塔那对于生命和祖国的无限热爱。
2、你能说出哪些我们所热爱的自己的河流吗?有没有描绘这些河流的作品呢?我们家乡有没有河流呢?同学们今天回去后尝试着用我们擅长的艺术形式,如写首小诗、画幅画、唱首歌、写一小段曲调啊,把我们对家乡河流的情感表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