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1、能够对欧洲民间音乐感兴趣,喜欢不同民族的艺术风格,同时提高学生的创造力与表现力。
2、能够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及风格。分辨男高音中低音的音色。
3、学会聆听音乐—理解音乐力度记忆的表现作用。
二、教学重点
1、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及歌曲的主题思想。
2、表现歌曲的力度变化。
三、教法
讲授法、讨论法、欣赏法
四、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
(一)、创设情境、感受体验不同的情绪。课前辅垫,营造一种异国他乡的音乐氛围。
1、聆听音乐《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片段走入欧洲音乐。设问:这首歌熟悉吗?是哪个国家的歌曲?那么就让我们走入欧洲音乐。在俄罗斯有一条欧洲最长的河流,人们把它称为是“母亲河”。 这是因为伏尔加河流域自然风光秀丽;资源丰富、两岸人民勤劳勇敢,并且建立起自己生活的家园,创造了优秀的俄罗斯文化的原故。所以,他们对伏尔加河的感情就像对母亲的感情一样。下面让我们去观光一下美丽的伏尔加河。
2、播放伏尔加河流域的风光,感受人们的美好生活。
3、由列宾的油画《伏尔加纤夫》,引发学生联想与想象,并讨论大胆表现作品。
①看图讨论画面描写怎样的内容,表现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②根据画面中纤夫们的形象与步伐,用声音与肢体来表现纤夫们劳动时的情景。引出劳动号子的概念。哎哟嗬。。。嗨哟
(二)、新课教学
导言:俄国有一首表现纤夫们劳动的歌曲《伏尔加船夫曲》,它能非常恰到好处的表现画中的内涵。下面让我们来听听…作曲家是怎样来表现这种情绪。
1、初次听赏。
设问:你们感受音乐最深的是什么?(速度、力度、节奏、旋律、情绪)引导学生听出音乐中的劳动号子动机:53630|表现了纤夫们对沙俄统治的愤愤不平。
1=D 4/4 5 3 6 3 0 | 5 3 6 3 0 | 力度很弱,你从音乐中想到了什么? 请同学们看看课本中的音谱,有什么特点?
生:我仿佛看到了纤夫在远方拉纤劳动动作和沉重的步伐,渐渐向我们走来,只能听到隐约的号子声,同时表达了他们内心的不平和痛苦,呻吟和叹息。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听到那些号子?它们起什么作用?
生:打夯号子,抬石头号子等。在劳动中起着协作、一起用力的作用。
师:同学们答的很好,号子很多如:出海打鱼,森林伐木、抬木,江河摇橹、拉纤、放排,码头搬运,建筑工地打夯、打硪,上山撬石、打石以及挖石膏、制盐等劳动几乎都要有不同的劳动号子相伴。这些都是民歌中的一种,必备条件首先集体劳动,同时是还必须是需要互相协作的集体劳动,因此是人们劳动中集体创造出来的。
2、再次聆听,抓住音乐要素在歌曲中的作用。
①引导学生听出歌曲的力度变化。了解力度在歌曲中的表现作用,它采用了由弱到强、又由强到弱的处理方法(ppp<ff>ppp),很有层次。从而描绘了什么?
②再感受歌曲的速度、旋律等。速度是徐缓、旋律是朴实的。
③音色:感受男低音音色的作用,介绍俄国男低音歌唱家—夏里亚宾
设问:这首歌曲是哪类人声演唱?它的音色有什么特点?聆听男高、男低、男中音的三首片段歌曲来进行对比。使学生们进一步了解男低音这种音色更能表现出《伏尔加船夫曲》那忧郁、深沉的基本格调。
3、随音乐全班一起来演唱歌曲
(三)、拓展:观看录象《伏尔加船夫曲》男声四重唱
(四)、教材的延伸,欣赏《黄河船夫曲》
1、小结《伏尔加船夫曲》
《伏》深刻揭示一个主题:在沙皇统治下的俄国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他们忍辱负重,却饥寒交迫切、他们以坚忍不拔的精神,担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踏开世界的不平路,对着太阳唱起歌,正用这种精神才创造了今天俄罗斯人民的美好生活。
2、欣赏《黄河船夫曲》
中华民族也是一个优秀的民族,我们也以顽强的毅力,用勤劳的双手创造了今天的财富,在长期的劳动中,也产生了许多优秀的民歌,我们中国也有一条"母亲河"——黄河,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创作的《黄河大合唱》中的黄河船夫曲也是一首描写船夫们与惊涛骇浪搏斗的情景。
3、请同学们谈谈两部作品的异同点。
音乐
要素
曲名力度速度情绪演唱
形式主题思想
伏尔加
船夫曲由弱渐强到弱徐缓忧郁、深沉男低
独唱
黄河
船夫曲
强急速激昂、高亢混声
合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