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通】
一是加强学校宽带网络建设,基本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
基于学校宽带网络建设,优化各级各类学校网络条件下的教学与学习环境,加强薄弱学校的网络建设,完善包括网络设备、教师用机、学生用机、普通教室多媒体化的基础设施建设。
扎实推进数字校园建设,研究制定适应各类教育发展需要、符合我县数字校园建设标准,加强学校数字化终端和应用平台建设,全面提升各级各类教育在学校管理、教学应用、学生实训等方面的信息化水平。
二是加强优质数字资源建设,初步实现“教学资源班班通”。
要基本形成丰富的各级各类优质教学资源,逐步将优质教学资源送到每一个班级,努力建设好优质教育教学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资源库、符合我县情况的本地资源库和三个课堂。
1优质公共资源库建设:加大优质公教育教学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共资源库、电子图书馆建设、爱国主义影片等服务于教育教学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的公共资源库建设。
2本地资源库建设:全体师生共建符合本地的教育教学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资源库。
3专递课堂:(音乐、美术、英语、信息技术、职业教育新课程等课程资源建设),引导学生利用智能工具在教师组织下进行探究性学习;
4名师课堂:组织具有一定教育技术能力的特级教师和学科骨干教师,利用公共服务平台提供的个人空间和相应工具,开设学科重点难点讲座,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5网络课堂:汇聚若干基础教育名校和职业教育示范校的优质资源,开设网络学校,为学校集体组织学生选修高中网络课程和职业学校新开专业提供服务。
三是加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建设,大力推进“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
逐步为学生和教师建立实名网上学习空间环境,大力开展跨区域网络协作教研,促进技术与教学实践的融合落实到每个教师和学生的日常教学、学习活动之中。
做好数字化校园创建工作,加快研发推广与现行中小学课程标准相配套、适合学校课堂网络化教学需要的数字互动教材、教辅材料资源和学生自我评价检测及信息管理系统。
完善基于网络的教研平台和城乡校际结对帮扶平台,通过网络听课、互动评课、远程协作等教学活动,积极促进城乡学校同步应用信息技术、强化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建设。
【两平台】
一是加强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充分利用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紧紧围绕各级各类教育质量本文转自斐,斐课件园水平的提升,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着力打造各类教育的优质教育资源系列品牌。加快数字化基础教育网络资源的开发,做到学科资源全覆盖。形成一批与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要求相适应、具有学科特色、符合国家建设规范的高质量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继续完善网上精品课程建设,推动区域数字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加快终身教育教学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资源建设,强化终身教育资源规范标准、内容结构、呈现方式的研究,以社会实际需求为推动,逐步建立广覆盖、多类型、多层次、开放便捷的终身教育资源体系。
二是加强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建设
建设在线教育办公管理平台,教师管理系统,学籍管理系统,教育内部即时通讯系统等符合我县具体情况的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平台。
“三通两平台”是十二五的核心任务。
“三通”之间是相互关联的,“校校通”是基础,“班班通”是近期工作的一个关键,“人人通”是真正要实现的目标、核心点。